当前位置: 首页 >> 探险
贵州修文:阳明先生龙场_环球看点
来源:北京知行合一阳明教育研究院     时间:2023-06-03 16:25:05

在贵州省中部有这样一个景色宜人的小县城,然而它为世人熟知的不仅是它秀丽的景色,更是因为它与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阳明心学”创始人王阳明先生渊源深厚。

阳明先生与修文有怎样的渊源?又在修文留下怎样的痕迹呢?我们今天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相关资料图)

修文,是阳明先生“龙场悟道”发生地,也是阳明心学发源地。

阳明先生曾在这里居住、讲学。这里不仅有玩易窝、阳明洞、王文成公祠、何陋轩、君子亭、宾阳堂、三人坟等阳明先生遗迹,还有王阳明先生纪念馆、龙冈书院等新建的文化活动场所。

1

王文成公祠

王文成公祠,位于修文县龙冈山顶原阳明先生创办龙冈书院故址处,是后人为祭祀阳明先生而修建的祠堂。祠门上嵌“三载栖迟,洞古山深含至乐;一宵觉悟,文经武纬是全才”等对联二副。祠内嵌有阳明先生诗碑,正殿供奉阳明先生铜像。正殿、东厢、西厢、元气亭组成了一组四合院建筑。

阳明先生去世23年后的嘉靖三十年(1551年),巡抚贵州监察御史赵锦将龙冈书院旧址改建为“王文成公祠”,成为了世人祭拜他的重要之地。

2

玩易窝

据《王阳明先生年谱》(钱德洪)记载,正德三年(1508)春,阳明先生因为上疏为蒙冤言官求情,蒙受宦官陷害,被贬谪到贵州修文龙场。

在当时,龙场地处偏僻,环境险恶,而且当地居民语言不通。阳明先生初到龙场连像样的居所都没有,一开始结草庵居住,后找到一小山洞,命名“玩易窝”,阳明先生做《玩易窝记》以记之。

“玩易窝”除了是阳明先生第一处居所,更是阳明先生“龙场悟道”之处。

这个山洞狭小、潮湿。晚上还要想办法挡住洞口,防止野兽和山里的瘴气进入到洞中。就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阳明先生不断追问自己“圣人处此,更有何道?”他超越荣辱得失,超脱生死,终于在一个中夜彻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龙场悟道”。

3

阳明洞

阳明先生在龙场对周围环境稍微熟悉一些后,从玩易窝搬出,移居龙冈山山腰的一处比较宽敞的天然石洞,当地居民民称为“东洞”。阳明先生在此栖身后,改称为“阳明小洞天”,习称“阳明洞”。阳明洞,洞口苔痕苍绿,藤萝密布。洞内宽敞明亮,可通往后山。洞外院落南边石级两旁,有两颗参天古柏为阳明先生亲手所植,称为“文成柏”。

4

龙冈书院(现王文成公祠)

龙冈书院位于龙冈山顶,是阳明先生龙场悟道后创立的第一所书院。

阳明先生龙场悟道后,在当地民众的支持下,修建了龙冈书院讲学传道。远近各族的子弟们纷纷前来请教。当时来此听阳明先生讲学的人“雍雍济济,周旋门庭”。

龙冈书院成为阳明先生学说传播的重要场所。阳明先生的《龙场诸生问答》和《教条示龙场诸生》两篇奠基之作便是在这里写成。

5

龙冈书院

现在的龙冈书院,为后人纪念阳明先生所建。整个书院依照古代书院的功能,将每个园区进行了不同的功能定位,院内一步一景,清幽雅致。

6

三人坟

三人坟位于贵阳市修文县谷堡乡哨上村的蜈蚣坡山腰上,距县城12公里。墓石料简陋,封土高1.6米,直径3米。周围杂草丛生,让人感到冷清凄凉。然而,如果你知道它的由来,也许会有别样的感受。

1509年的秋天,来自京城的一位被贬谪的官吏和他儿子、仆人因为长途跋涉,瘴气侵害,加上心中忧苦,三人相继暴死在蜈蚣坡。

阳明先生听说后,想到那三人尸体没有收殓,心生恻隐,就带着仆人将死者好好安葬,并作了一篇祭文《瘗旅文》。

虽然阳明先生与主仆三人素昧平生,但想到自己类似的经历,心中感慨万千。在文中,阳明先生借着对主仆三人的同情,更表达了一份达观。

同样面临被贬谪的命运,面对瘴气弥漫、野兽成群的恶劣环境,阳明先生却“未尝一日之戚戚”没有一天内心感到忧惧伤心的。只因阳明先生立志求道,志向坚定,才能有这样一份达观智慧,才能绝处逢生。

三人坟因为《瘗旅文》而闻名,国内外学者、专家都专程到三人坟去凭吊。1985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将三人坟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6月16日,「战略领导力」第六期学习会【A班】在贵州修文设置主会场,身临其境,心临其境,从致良知到领导力。

公众号转载请在下方留言ID,不要擅自修改 转载务必注明 文章来源“北京知行合一阳明教育研究院”

责编| 张玲配图| 胜杰排版 | 银花

标签: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