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探险
龙里:一封封请战书 再续驻村缘|焦点热讯
来源:来源:当代先锋网     时间:2023-06-07 21:43:44

“希望组织可以接纳我的请求,让我在醒狮这片土地继续挥洒青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志愿加入乡村振兴工作队,再次下沉村寨,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全力以赴完成驻村工作。”

“我特向组织申请留下来驻村,继续为乡村振兴工作作出自己的努力。”

没有华丽辞藻,没有豪言壮语,在收到2023年驻村轮换工作通知后,龙里县的驻村干部们第一时间写下了“续约”请战书,申请留在一线,再续驻村缘。

当好“搭桥人”增进干群“鱼水情”

“不是为了工作而工作,而是要把群众所想落到实处。”这是龙里县冠山街道鸿运社区驻村第一书记王渝翔常挂在嘴边的话。

2021年5月,王渝翔主动请缨来到鸿运社区,坚持用真心、真情服务群众,积极为社区谋发展,用行动诠释了驻村第一书记的责任和担当,成了群众口中“咱们社区的好书记”。

“要想知道群众的需求是什么,我们要干什么,就要深入一线和群众交流。”从驻村第一天起,为了快速掌握社区基本情况,王渝翔就带领工作队员走访低保户、五保户、监测户、致富能手等各个群体,并通过召开群众、党员代表、致富带头人代表调研座谈会等方式,倾听群众心声,了解村情民意,帮助鸿运社区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计划和规划。并把群众最急切、最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作为驻村工作重点,制定阶段性工作计划和目标,对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和困难建立问题台账,统一研究部署,逐项进行帮助解决,直到所有问题和困难全部解决为止。

“自从王书记来我们社区以后,鸿运社区的变化很大,协调修桥、修路、修拦水坝,帮助社区干了很多事,他是一个干实事的好书记。”村民王万新说。

驻村以来,王渝翔始终秉持为群众办实事的初心,埋头苦干、默默耕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群众排忧解难,如今,王渝翔继续“迈开步子”“撸起袖子”,带领群众在振兴道路上再建新功。

做好“引路人”握紧振兴“接力棒”

“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驻村第一书记作用,立足当地实际发展特色产业,为群众排忧解难,把事情办在群众‘心坎上’。”张桢汶说。

张桢汶2021年被组织派驻到醒狮镇醒狮社区担任第一书记,她和村两委干部一起,经过多番实地走访,了解社区情况,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张桢汶(左一)和蔬菜种植大户一起栽种菜苗

醒狮社区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组织方式,由村级党组织牵头,逐步完善合作社与农户之间的联合机制,充分调动蔬菜种植合作社、蔬菜种植大户、党员户和农户积极性,在充分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提升菜农种植的经济效益,成功实现蔬菜种植“不断茬”。

“醒狮社区立足地理优势,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目前马鞍山蔬菜种植基地面积已经达到200多亩,年产值约300万元。”张桢汶说,下一步,将着力把马鞍山蔬菜打造成特色产业、品牌产业,带动群众致富增收。

如何更好地开展驻村工作,张桢汶请战书里的“让我在醒狮这片土地继续挥洒青春”,是她与群众之间最美好的约定。

成为“筑梦人”构筑乡村“新画卷”

“今年要启动多个项目,时间紧,任务重,我们要和村两委齐心协力,抓紧时间加油干。”龙山镇金星村第一书记宋波充满信心。

2019年,宋波被选派到冠山街道三合社区驻村,2021年5月到龙山镇金星村担任乡村振兴第一书记。从驻村干部到驻村第一书记,变的是身份,不变的为民服务的初心。

“只要宋书记在,我们就能安心,有他带领我们发展经济,我相信我们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红火。”金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德明说。

金星村海拔高,气候寒冷,农作物生长缓慢,生产结构单一,村民常年在外务工。

初到金星村,宋波明白自己面临的问题比想象的繁重与复杂,但他没有气馁,而是积极主动协助村两委班子,探索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以村集体土地入股的形式成立谷朗旅游开发公司,打造了姊妹湖旅游营地。

“我想继续做好美丽乡村建设,推动集体经济与旅游融合,还要……”谈起留任选择,宋波心中有许多未完成的“任务”,对他来说,做好这“数不完”的事,意义非凡。

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上,龙里县271名驻村工作队员,不管是选择留下,还是交换“接力棒”,都在乡村振兴的热潮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未来都将用自己的方式在振兴路上“协”手前行。

郭熠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郑洁

编辑 孙蕙

二审 杨惠

三审 袁燕

标签: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