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探险
多地推动考古学专业建设,冷门专业逐渐“热”起来
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23-06-21 21:04:44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考古学资料获取能力的不断提升,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考古工作将成倍增加,会对田野一线的考古工作人员有更大需求。考古学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可期。


【资料图】

高考刚刚落幕不久,紧张刺激的志愿填报环节又将到来。选择什么专业,一直是考生和家长在高考后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资料图)

不久前,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举行的浙江大学考古学专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高校新时代考古学人才培养高端论坛上,浙江大学正式宣布成立考古学本科专业。今年将招收首批考古学本科学生,共15人。这意味着浙江大学的学科门类更加齐全,考古学本科培育体系更加完善,为国家文物考古事业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多地都在推动文物考古相关专业建设,在大众眼中有些神秘、“冷门”的考古学,如今正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

多地推动考古学专业建设

考古学顾名思义,是指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物质资料,考察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学科。

为了促进我国考古学专业进一步发展,培养更高层次的考古学人才,2022年初,《教育部办公厅 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关于实施考古学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发布。《通知》聚焦我国考古事业对现代考古领军人才的迫切需求,以为我国考古事业培养和储备一批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为目标,划定了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在内的13所高校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16个联合培养单位,开展实施考古学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该专项将采取包括资金支持、招生计划支持等在内的一系列支持措施,为实现我国考古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战略目标奠定基础。

“浙江大学作为入选高校之一,自《通知》发布以来,积极开展工作,主动谋划,与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等6家单位签订联合培养协议,聚焦科技考古、石窟寺与宗教考古、文物保护与管理、旧石器时代考古四大方向,创新协同育人模式,为我国考古事业培养和储备了一批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浙江大学考古学研究所所长、文科领军教授林留根介绍。

日前,山西省教育厅等5部门联合发文,2023年山西省继续实施文物全科人才免费定向培养招生工作,免费培养的文物全科人才由山西大学试行招生,计划招生130人,招生专业为考古学(文物全科),专业方向分为考古学和文物建筑两个方向。这进一步推动了山西省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强了基层文物保护和考古队伍建设。

此外,为推动文物事业发展,河南、山东等地都在加强文物考古相关专业建设,培养文物考古相关专业高水平人才。

“很长一段时间内,大众对考古学的认知都较为浅显。但随着学科的发展,考古工作也不再局限于单纯的野外调查和发掘,对科研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相应提高。”林留根告诉记者,如今的考古学其学科内涵已变得更为丰富。

考古学人才就业机会增多

在加快培养我国高层次考古学人才的背后,是我国考古学领域长期存在的人才缺口问题。

林留根介绍,从1922年北京大学国学门考古学研究室成立开始算起,我国考古学专业发展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虽然历史悠久,但考古学专业一向被认为是“冷门”专业。“过去专业知识结构较为单一,就业面较窄,工作条件艰苦,待遇水平偏低,与其他行业缺乏良好互动,这都对考古人才培养产生了不利影响。”林留根说。

但如今,考古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明显增多。浙江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考古学系主任杜正贤对考古学专业的就业形势颇有信心,“考古学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应该是非常好的,考古方面的人才是奇缺的,全国一年考古学专业的(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仅2000人左右。全国考古学专业机构的人才需求量远大于这个数字。”杜正贤说。

根据浙江大学考古学相关招生说明显示,考古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将能胜任各级政府考古文物管理和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考古部门、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的研究、管理、保护、策划、宣传、咨询等工作,或在相关学科领域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林留根同样认为,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考古学资料获取能力的不断提升,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考古工作将成倍增加,会对田野一线的考古工作人员有更大需求。“聚焦考古人才缺口,浙江大学在2019年成立艺术与考古学院,2022年批准设立考古学研究所,2023年获批成立考古学本科专业,目前已形成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全通路培养体系,并通过校内外双导师制,切实推动考古学教育教学,加快考古人才的培养。”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浙江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陈虹向记者介绍。

科技赋予考古学新的意义

“考古学的发展史充分证明,把现代自然科技应用于考古工作,将极大推进考古学的发展。”林留根表示,考古学研究的对象是实物资料,这就决定了它的科学属性。而随着考古学与自然科学手段的不断结合,研究者能够对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开展更加细致入微和丰富多彩的研究。

面对考古的新兴领域,应对考古的新兴问题,必须将考古学与自然科学方法相结合,以此来研究人类文明、历史、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林留根表示,目前考古学已经与自然学科逐渐融合,形成了具有交叉性的学科方向,产生了动物考古学、植物考古学、分子考古学、文物保护学等,并培养出了大量人才。

“我们在考古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专门设置了‘考古科学’模块。其中的课程内容多是将自然科学手段与考古学问题相结合。”林留根相信,通过对现代自然科技手段的学习运用,学生将拓展获得考古资料和古代社会信息的渠道,并运用各种先进科技方法对大量古代资料和信息进行综合研究,从而掌握全面复原古代人类社会面貌及其演变、揭示人类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技能。

陈虹也告诉记者,目前浙江大学已建成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和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图像数据实验室,并且已获得考古发掘资质。未来将进一步借助科技的力量,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路径,努力为推进国家高层次考古人才培养提供“浙大方案”。

考古学是“致广大、极精微”的学科。林留根表示,“致广大”就是要借助高校人文学科力量,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五千年文明结合所揭示的人类文明演进规律;而“极精微”则要充分开展文理交叉,努力从考古学中获取尽可能多的古代社会信息,探赜索隐,丰富历史细节,活化历史场景,讲好中华文明故事。

记者 都 芃 实习记者 李诏宇

标签:
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